在印尼万隆市中心一处闹中取静之地,有一座华族历史纪念馆。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细致描述,展现着印尼华人的奋斗史。这是印尼第一家以华人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由祖籍梅州的印尼侨领、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主席李振健创办。

此馆的建设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彼时,李振健的父亲李湘生来到印尼打拼,事业有成后创办社团投身公益,建诊所、建宗祠,致力于带领华人融入当地社会,拓展华人活动空间。
沿着父亲的脚步,2011年,李振健推动这一纪念馆建成开放,旨在让华人子孙后代了解前辈的光辉事迹,也让各界了解华人为印尼发展所作贡献。近日,李振健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表示,纪念馆落成十多年,已成为万隆乃至印尼各界了解华族历史的重要“打卡点”。
李振健向记者介绍纪念馆
挖掘曾湮没的华人历史
目前,这座纪念馆展出了数百位对印尼独立以及各行各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印尼华人。从军人、政治家、企业家,到警察、医生、律师、工程师、运动员等,每位人物均有真实的历史图片以及详实的双语记载,部分人物还配了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展示。
印尼历史上,曾一度禁止传播中华文化、习俗及语言,许多华人甚至被迫改用印尼语姓名。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印尼华人一度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华人身份,他们的贡献也长期隐于历史叙事之外。
李振健向记者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印尼于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而在前一天,即当年的8月16日,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与副总统哈达,在西爪哇省卡拉旺县华人农民饶吉祥的家里起草了《独立宣言》,随后再连夜赶往雅加达。“因为这位华人农民的平房太一般了,完全不会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就被当时印尼独立志士当作秘密联络据点。而这位农民的华人血统,曾经并不为印尼人所知。”李振健说。
“我们建立这座纪念馆花费了很多心血,收集资料的过程非常不容易。”李振健表示,“我们一点一滴地从网络、从华人后裔那里搜集史料,就是希望让华人子孙了解前辈的贡献,也让印尼各族同胞看到华人同样是这个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的心血没有白费,纪念馆已成了万隆乃至印尼各界了解华族历史的重要“打卡点”。一位印尼空军中将在参观后说:“不管什么族群,都是国之儿女。各族群不分种族、宗教,理当团结,为建设印尼一起出力。这些历史应当让更多人,尤其年轻人看到,使族群间因了解而更融洽和谐。”
基金会惠及多元族群
在纪念馆之外,李振健和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以慈善为纽带,助力印尼多元社会和谐发展。新冠疫情期间,基金会组建了约500人的工作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与当地合作开展消毒作业,惠及数十个社区。“我们从未区分族裔,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服务对象。”李振健强调。
每年印尼国庆日,基金会还联合当地其他华人社团,向为印尼独立捐躯的烈士家属捐赠物资,总数超千份,其中不乏其他族群的英雄家庭。李振健说:“我们感恩所有为印尼独立奉献生命的人,华族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
在华族历史纪念馆不远处,一座亮眼的综合建筑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是即将落成的印尼华族文化中心,同样由李振健和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主导建设。中心占地1700平方米,集博物馆、表演厅、展览馆及研究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未来,这里将举办武术、书法、茶道等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开展华族历史与艺术相关的学术研究。
展望即将完工的印尼华族文化中心,李振健雄心勃勃地说:“我们现在已经做了19个免费的中文补习班,一个班最少也有10个人,学生除了华裔还有印尼其他民族。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中华文化的学习班。所以,新的文化中心建好以后,我们做这些活动就更方便、更好了。曾经,中华文化在印尼越来越淡,现在我们一定要把文化的传承搞起来!”
【人物简介】
李振健,印度尼西亚华裔企业家,祖籍梅县丙村郑钧三方村。其父李湘生早年由家乡下南洋至印尼万隆谋生创业,并创办渤良安福利基金会,是当地著名华侨企业家和侨社领袖。李振健于2003年当选为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主席并担任至今,延续该基金会在万隆地区的影响力。

总策划|任天阳 林海利
总统筹|胡泉
总执行|蒋铮
统筹执行|王漫琪
文、图、视频|曾潇 温泽广 蒋铮
海报|黎杰文
欧洲福建侨团联合总会十周年庆暨第四届筹备会成功召开 胡建兵当选新一届轮值主席
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来自欧洲十多个国家的31位欧洲福建侨团联合总会主席团代表齐聚意大利普拉托...(21217)人阅读时间:2025-10-14
波兰侨胞严正声明:坚决抵制“台独”分裂行径
欧中之声讯| 我们旅居波兰的广大侨胞,强烈谴责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于2025年9月27日窜访波兰的行径。林佳龙借“华沙...(10179)人阅读时间:2025-10-01
海外侨胞:共绘新疆壮美画卷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高楠、李濛):金秋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鼓舞天山南北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再谱新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日前...(7759)人阅读时间:2025-09-29
一纸契约连烽火 代代传承守侨心
一纸契约连烽火 代代传承守侨心 郑潮炯后人返乡赓续赤子情 一张泛黄的写于1940年的卖子契约书,一件早已陈旧的衣服,一份1947年驻新加坡中华总领事颁发给郑潮炯的中西文证书,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32655)人阅读时间:2025-09-29
「飛虎」雄鷹:兩位飛虎隊百歲老兵回憶中美兄弟情|戰友③
「飛虎」雄鷹:兩位飛虎隊百歲老兵回憶中美兄弟情|戰友③ 「他們說普通話,而我們講廣東話,但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我十分榮幸能成為其中的一員。」9月3日,當...(9143)人阅读时间: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