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1月28日,2021年春运大幕拉开,当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400万人次。踏上旅途的不只有归乡的游子,也有不少老年乘客。他们要与就地过年的子女团聚,不少人是在没有子女的陪伴下出远门。不会上网怎么订票?没有健康码如何进站?不懂得扫码怎么付票款?这些问题都困扰着老年旅客。
早在2020年11月份,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各部门纷纷响应,携手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当老龄化社会遇上信息化时代,如何善待老年人,这既体现着一个社会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也体现着整个国家的文明温度。特别在春运过程中,不能因为“数字鸿沟”阻断他们的出行,需要用暖心服务来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是对所有公民抱有温情和善意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生活确实给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老年人身处其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比如: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做人脸识别、2G基站关闭让“老人机”失去信号、老人看病挂号困难、老人用现金交医保遭拒……层出不穷的信息化应用让老年群体在当今数字时代“寸步难行”。数字时代,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解决老年人的使用难题,用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加顺畅地拥抱智能生活。
据官方统计,“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即将突破3亿人,社会结构正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层面的共同帮助。看似明显的“数字鸿沟”,其实在人性化服务中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火车站保留人工售票窗口、企业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数码产品、将“健康码”与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相结合……这些都是弥补“数字鸿沟”的有益之举。
1月28日,随着2021年春运大幕开启,许多老年人因为不会上网而不能网上订票,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无法出示健康码进出站,因为不会智能支付而无法通过扫码支付票款。为了消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交通运输铁路部门针对老年人提供了许多定制服务:面对面服务模式、人工实名制通道和人工检票口、爱心通道、引导台、12306售票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人并优先安排下铺……这些帮助老年人赶上时代步伐的暖心服务,映照出社会的温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快”与“慢”并不是对立的,我们既要迎合时代“快节奏”的发展,又要尊重老人的“慢权利”,用暖心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慢”温情,是社会发展应尽之责,也是时代进步应有之义。(文/邹婧翀 )
【视频】梅州华侨创办纪念馆,挖掘被埋没的华人史|银信连山海·中华印尼志②
在印尼万隆市中心一处闹中取静之地,有一座华族历史纪念馆。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细致描述,展现着印尼华人的奋斗史。这是印尼第一家以华人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由祖籍梅州的印尼侨领、万隆渤良安福利...(17662)人阅读时间:2025-09-18波兰华侨华人协会侨领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欧中之声记者 杜国勇)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清晨。八十年前的烽火记忆,在这一天被重新唤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庄重举行。 应邀出席观礼的嘉宾中,...(23744)人阅读时间:2025-09-05为了海外这座山,他们决定申遗丨跨越中马的记忆丰碑③
(守住这座文化青山,时长共3分27秒) 从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的办公室望向窗外,吉隆坡市中心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地。 &nb...(9997)人阅读时间:2025-08-22这条路,通往80多年前的南侨机工丨跨越中马的记忆丰碑②
(修建一条南侨机工记忆之路,时长共5分31秒) “国难当前,每一个人都需要站出来!”“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14452)人阅读时间:2025-08-20侨心相连 共行天下 共话和平统一
——欧洲中华总商会代表团访问西班牙华侨工商会与地中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欧中之声讯|8月13日,欧洲中华总商会执行主席陈贻成...(21443)人阅读时间: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