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今日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道: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虽然广东的高温暂时被雷雨打下来了
但俗话说“立秋处暑,上蒸下煮”
我们还得警惕“秋老虎”不时反扑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源:肇庆发布
处暑至,农事忙
作为时序标志的处暑
虽不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有名
但对于农事来说
处暑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正如处暑第三候所说:“禾乃登”
即水稻成熟的时候
晚稻插秧正当时,农田处处披新绿。图源:中堂镇融媒体中心
《广东省志·风俗志》载:
此时省内晚稻插秧完毕转入中耕
这时也是种旱地番薯的时候
所以又说:
“立秋、处暑,连夜种番薯”
被誉为“最佳蔬菜”的云浮云城区前锋番薯。南方+记者崔洪铭摄
处暑至,海鲜盛
“开渔咸风起,鱼虾满舱归”
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已然结束
广东人的“海淘”盛宴豪横霸气
各地海港的渔船纷纷开足马力
开启新一轮“耕海”征程
续写着生机勃勃的海洋文化
浩浩荡荡的渔船,纷纷驶向大海。图源:南方+客户端
开渔季期间
广东人除了要准备好512G的胃
更能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
深圳展出开渔节嘉年华文化墙
汕尾响起渔歌大合唱、二十四节令鼓
茂名上演鳌鱼舞、高脚狮等民俗非遗文化活动
湛江举办文创和旅游手信市集、音乐沙龙
阳江开放“疍家婚俗”表演、“漠阳味道”展
……
广东人的海鲜自由又回来了。图源:南方+客户端
处暑至,风味足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
此时的鸭子肥美且可防秋燥
广东人不仅会吃鸡,还很会整鸭
卤水鸭、冬瓜南乳焖鸭、老鸭笋干汤……
道道经典又滋补
因此民间也有“处暑吃鸭,无病到家”的说法
广州市从化区的地胆头蒸青头鸭,具有滋补养胃、补肾、止咳化痰等作用。图源:广州从化发布
入秋要吃点“苦”
南粤各地还有煎凉茶的习惯
人们相信吃“苦”可以清热、去火
当然,广东人饮凉茶不分季节
不同中草药的组合搭配
是凉茶的核心秘密
也是广东人传承千百年的智慧
在2006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凉茶,是岭南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图源:广东共青团
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
季节更迭的微风
温柔地吹来新一季的美好
愿你我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盈
【往期精彩回顾】
【策划】曹斯
【统筹】张哲
【执行】刘子葵李珩丹
【撰文】李静娴刘婷婷
【设计/动画】程子宜黄泽伟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广东的日出云海太“封神”,赶紧抄作业登顶朋友圈
国庆黄金周开启倒计时 你的出游计划准备好了吗? IP Guangdong为你准备了 一份独家在粤攻略—— 登高远望、探寻秋意 古村漫步、City Walk ...(9993)人阅读时间:2025-09-23趣Share大灣區|汕頭牛肉有多好吃?試一啖要一日
趣Share大灣區|汕頭牛肉有多好吃?試一啖要一日 在美食文化豐富多元的大灣區,汕頭牛肉以其獨特風味成功「出圈」,吸引着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吃一口,便想...(9013)人阅读时间:2025-09-2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秋分
万芾是上海实力派花鸟画家,她笔下“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作品色彩丰富,构图现代而不失传统韵味。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7658)人阅读时间:2025-09-23大熊貓「久久」「友友」抵穗 「國寶迎全運」即將登場
大熊貓「友友」(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廣州動物園大熊貓家族上新啦!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久久」「友友」,16日乘南航CZ3414航班抵達廣州,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16598)人阅读时间:2025-09-19谁把落日揉成丹?换得卧佛守千年
在岭南的烟火与诗意里 每一方“阳台”都藏着独特的意趣 9月16日 肇庆星湖之畔 一年一度“卧佛含丹”自然奇观 迎来...(17692)人阅读时间: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