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今日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道: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虽然广东的高温暂时被雷雨打下来了
但俗话说“立秋处暑,上蒸下煮”
我们还得警惕“秋老虎”不时反扑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源:肇庆发布
处暑至,农事忙
作为时序标志的处暑
虽不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有名
但对于农事来说
处暑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正如处暑第三候所说:“禾乃登”
即水稻成熟的时候
晚稻插秧正当时,农田处处披新绿。图源:中堂镇融媒体中心
《广东省志·风俗志》载:
此时省内晚稻插秧完毕转入中耕
这时也是种旱地番薯的时候
所以又说:
“立秋、处暑,连夜种番薯”
被誉为“最佳蔬菜”的云浮云城区前锋番薯。南方+记者崔洪铭摄
处暑至,海鲜盛
“开渔咸风起,鱼虾满舱归”
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已然结束
广东人的“海淘”盛宴豪横霸气
各地海港的渔船纷纷开足马力
开启新一轮“耕海”征程
续写着生机勃勃的海洋文化
浩浩荡荡的渔船,纷纷驶向大海。图源:南方+客户端
开渔季期间
广东人除了要准备好512G的胃
更能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
深圳展出开渔节嘉年华文化墙
汕尾响起渔歌大合唱、二十四节令鼓
茂名上演鳌鱼舞、高脚狮等民俗非遗文化活动
湛江举办文创和旅游手信市集、音乐沙龙
阳江开放“疍家婚俗”表演、“漠阳味道”展
……
广东人的海鲜自由又回来了。图源:南方+客户端
处暑至,风味足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
此时的鸭子肥美且可防秋燥
广东人不仅会吃鸡,还很会整鸭
卤水鸭、冬瓜南乳焖鸭、老鸭笋干汤……
道道经典又滋补
因此民间也有“处暑吃鸭,无病到家”的说法
广州市从化区的地胆头蒸青头鸭,具有滋补养胃、补肾、止咳化痰等作用。图源:广州从化发布
入秋要吃点“苦”
南粤各地还有煎凉茶的习惯
人们相信吃“苦”可以清热、去火
当然,广东人饮凉茶不分季节
不同中草药的组合搭配
是凉茶的核心秘密
也是广东人传承千百年的智慧
在2006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凉茶,是岭南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图源:广东共青团
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
季节更迭的微风
温柔地吹来新一季的美好
愿你我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盈
【往期精彩回顾】
【策划】曹斯
【统筹】张哲
【执行】刘子葵李珩丹
【撰文】李静娴刘婷婷
【设计/动画】程子宜黄泽伟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趣Share大灣區|實物+賽博展,帶你在深圳「穿越」敦煌!
6大部分、超200件展品、80餘件珍惜文物真跡、1:1還原「敦煌秘境」、30多套AI生成服飾......7月26日至11月23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將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展出,...(17709)人阅读时间:2025-07-28今夕何夕,见此金溪
周朝,原名刘林,诗人、作家、资深传媒人 一 我总以为读过不少书籍,也总以为走过不少地方,但抵达江西金溪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原来不仅肤浅未学,还一如坎井之蛙,动辄有接腋持颐之乐,实在自觉羞赧。是我惰于...(8826)人阅读时间:2025-07-28离岸仅百米!在湛江海域冲浪邂逅中华白海豚母子同游
“快看!那有中华白海豚!”7月26日上午11点左右,小南在湛江东海岛龙海天沙滩离岸约百米处的海面上,邂逅了两只优雅游弋的中华白海豚。 一只体态丰盈、呈现标志性粉白色的成年个体,正陪伴...(14377)人阅读时间:2025-07-26“与美童行”儿童艺术展在青海海东开展
7月23日,为期20天的“与美童行”儿童艺术展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开展,展览主题为“‘盒’而不同——高原童心的N种可...(8842)人阅读时间:2025-07-26溯源肃慎九千年,文明交融天地间:三集纪录片《东方之鹰—探寻古肃慎》开播
肃慎,东北大地上的一支古老族群,跨越数千年时光,始终在中华文明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倾力打造纪录片《东方之鹰—探寻古肃慎》,以恢宏的历史视野与细腻的文化笔触,穿越九千年时光长河,深度解...(13277)人阅读时间: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