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月1日电 题:澳门花甲老人的贵州扶贫之旅
作者 周燕玲
2020年的最后一天,63岁的澳门人张志民在社交媒体上写道:2020年真的不容易,脱贫攻坚任务终于完成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2018年5月,澳门特区对口帮扶贵州省从江县,担任澳门青旅集团总裁的张志民主动请缨,成为从江县偏远苗寨加水村的帮扶“村长”。
身材有些微胖的张志民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依然很精神,每年往返澳门与从江数次。因第一次去加水村正逢贵州雨季,加上道路滑坡,13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行驶了5个多小时,张志民才抵达村里。
加水村坐落在贫困山区月亮山腹地,2018年全村226户中有165户为贫困户,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人畜混居……
虽然路途遥远艰险,却没有打消张志民帮扶加水村实现脱贫的念头,他还派了一名精通农业和养殖业的员工进驻加水村近两年时间,“到农村去精准扶贫,虽是做一件小实事,但好过喊百次口号。”
第一次考察结束后,张志民决定从改变村民的思想入手,彻底改变加水村基础建设落后、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和村民的精气神。
“想召开村民大会,但一些村民要给钱才肯来开会。”张志民说,扶贫不是送钱花,村民不来开会就与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并让村民参与到脱贫建设中来。
从安装企业捐助的太阳能路灯,再到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程,以及修建厕所和水源地建设,张志民都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减少工程外包,提高村民脱贫的积极性。
2019年春节,张志民只身一人从澳门来到加水村,请全村人一起吃年夜饭,并穿上当地村民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和村民吹芦笙欢庆春节。
“过年的时候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才有时间回家,这时候最能了解他们的发展意愿。”张志民说,年轻人是乡村的未来,想培养一批有技能的年轻人留在村里发展。
加水村梯田层层叠叠的在群山交错之中连绵成片,从事40多年旅游业的张志民想到旅游脱贫,并出资改造村民的房屋建设,修建成3栋民宿,组织游客到加水村参观梯田和苗寨。
在张志民的社交媒体上,他时常推介加水村的美景与农特产品,“欢迎大家来加水体验苗寨风情,住民宿、吃农家鸡,坐船看森林公园、品味水上烧鱼。”
“这两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不仅发展了旅游,还发展林了下养殖产业。”张老四说,村里的农特产品还上了澳门民众的餐桌,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人民币。
2年多来,张志民走访了加水村的每家每户,还在村里喂过鸡、与村民一起上山找水源,亲自从澳门带月饼给村里的老人。特别是看到村里用上自来水后,穿着水桶鞋的张志民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跳跃起来。
“参与脱贫攻坚是我一生的荣幸,虽然成绩不大但很值得。”张志民说,未来将会继续帮扶加水村实现乡村振兴,让加水村从脱贫村变成富裕村。(完)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北京首映
9月4日,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中国首映活动在北京中影国际影城举行。中俄电影界领导一同开启电影《红丝绸》的中国上映之旅。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俄罗斯国民传媒集...(21239)人阅读时间:2025-09-05我想离开浪浪山,去广东!
最近被《浪浪山小妖怪》 疯狂刷屏 当小猪妖说出 “我想离开浪浪山”时 影院里无数人的心弦被悄然拨动 这声呐喊穿越银幕 在每一个普通人心底...(34352)人阅读时间:2025-09-05中俄合作电影来了!和央视新闻观影团一起先睹为快
一封绝密情报 一场跨越生死的护送行动 中俄特工联手并肩 在枪林弹雨中铸就生死信任 在谍海深处照见信仰之光 中俄合拍谍战动作大片 《红丝绸》 日前正式定档9...(47665)人阅读时间:2025-09-05红色电波回荡在人民大会堂:八十周年文艺晚会重现历史瞬间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今天,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37654)人阅读时间:2025-09-05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上海站开幕
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上海站开幕 “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216802)人阅读时间: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