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路环的荔枝碗村,有着一段关于造船业辉煌与变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演进,造船业已日渐式微,但仍有造船师默默坚守,用匠心传承着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谈锦全,便是这样一位在胜利船厂工作了数十年的造船师。他在接受GDToday记者专访时表示,造船业是澳门的传统工业之一,曾活力充沛地撑起濠江一片天,他会努力坚持把造船师这份工作继续做好,让后人看到这份独属于澳门的辉煌与浪漫。
黄金时期的造船业不仅支撑着澳门当年举足轻重的捕鱼业,更有与神香、火柴和爆竹齐名的“四大传统工业”之美誉,而荔枝碗村的造船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荔枝碗,旧称荔枝湾,位于澳门路环西南部,当时,整个荔枝碗地区因造船业而繁荣,四十几间船厂林立,每年的造船产量高达200艘。谈锦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踏上了造船这条道路。回忆起往昔,谈锦全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怀念:“我记得造船业最兴旺的时候,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那时候,我们厂的订单源源不断,工人们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澳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化的冲击,造船业开始式微。许多船厂纷纷倒闭,工人转行,荔枝碗的造船业也未能幸免。然而,谈锦全却选择了坚守。他深知,造船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造船文化。
在胜利船厂,谈锦全和他的同事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打造了一艘艘精美的小船。他们使用竹丝、桐油灰等原材料,通过精湛的技艺,将小船打造得既美观又实用。谈锦全说:“我们造船,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承这份文化。每一艘小船,都承载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为了将造船文化传承下去,谈锦全和他的同事开设了造船模型班,向来访的游客和学生讲述造船的历史和文化。他们通过制作船桨、船模等手工制品,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造船的魅力。此外,他们还利用现有的场地,设立了一个小小的造船展馆,展示着各种造船工具和模型,以及造船业的发展历程。
谈锦全表示,尽管造船业已经不如往昔繁荣,但他仍然对这份职业充满热爱。他希望能够得到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让造船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他说:“造船业的发展离不开澳门特区政府的关注与支持,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成品,都能成为澳门的文化名片,同时也能让我们的造船文化能够更好地宣扬出去。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位于澳门路环西南部的荔枝碗船厂片区,成为了澳门保存较为完整的造船工业遗址,烙刻着这座小城历经岁月洗礼留下的印记。为了让本地工业遗存重获新生,澳门特区政府自2021年起启动“荔枝碗船厂分阶段活化修复计划”。2023年6月,经改造活化后焕然一新的荔枝碗船厂片区正式对外开放。片区设有专题展览、特色市集、工作坊等,每月接待市民及游客近万人,凸显了澳门渔村文化与传统制船手工业有机结合的文旅特色,深受市民游客欢迎。
时至今日,小渔船换成大型观光船,船厂也变成摄影发烧友的拍照胜地,对于荔枝碗船厂的活化利用,谈锦全非常支持。他认为,这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造船文化,还能够为澳门的文化旅游事业增添新的亮点。他期待着在活化后的荔枝碗船厂,能够继续讲述造船的故事,传承造船的文化。
共享新機遇 吉參韻香江 「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活動在港成功舉辦
本网讯 5月19日下午,「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在港舉行。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強,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9334)人阅读时间:2025-05-22签约首个东南亚绿电氢氨醇项目!绿氨将送新加坡
本网讯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东北院联合体签约印尼巴淡岛绿色合成氨可再生能源项目EPC合同 。 项目位于...(7754)人阅读时间:2025-05-22中国首个海陆一体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开工
本网讯 4月7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承担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中国首个海陆一体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开工。央视...(7775)人阅读时间:2025-05-22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参编的塔式光热电站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本网讯 近日,中国能建主导编制的中国首部塔式光热电站主控制系统国家标准GB/T45310-2025《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主控制系统技术条件》,正式发布实施。 北京八达岭太阳能...(8725)人阅读时间:2025-05-21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建营”一体化建设的广西崇左电厂1号机组投产
本网讯 4月24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建营中电工程崇左公司、西南院、广西院、西北院参与建设的中能建崇左2台66万千瓦电厂工程1号机组高标准通过168小时试运行...(6767)人阅读时间: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