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还拥有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察调研。在天水市,习近平考察了麦积山石窟,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穿越时空长河,领略石窟艺术之美,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点击收听本期《鉴往知来》音频版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部的群山之中,为秦岭余脉,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这里草木丰茂,清流遍地,麦积山一秀崛起,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
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麦积山开启了石窟建造史。
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麦积山石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余个朝代的开凿与重修,现存大小窟龛221个、造像1.06万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
犹如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麦积山石窟以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系统反映了中国千余年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不仅是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更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历经千百年风雨,麦积山石窟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影响,一度破败凋敝,洞窟残破毁损,雕塑、壁画病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麦积山石窟逐渐进入系统研究保护时期,并于1961年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一代代麦积山人的努力下,这颗“丝路明珠”重焕光彩,2014年,作为丝路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麦积山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麦积山石窟按照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要求,先后制定了《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等,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使麦积山石窟保护利用日趋科学规范。麦积山石窟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借助新媒体和文化创意等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就曾深情告白:“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在福建保护三坊七巷免遭拆除,在浙江推动良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河南殷墟博物馆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如今,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时政微观察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5月19日,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龙门石窟,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窟龛、造像,同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9374)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微调查丨雕刻·时光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千年汤汤的伊河之水与缄默不语的大佛,共同滋养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当我们静下心来,就能听到它们一直在诉说,诉...(9350)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微纪录丨奋进中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纪实
视频:时政微纪录丨奋进中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纪实 黄河奔涌,滋养出沃野千里的河南大地 5月19日到20日 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调研 从智能工厂生产线到文化遗产...(9323)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现场说丨聚焦先进“智”造 “转动”产业链条
2025年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 视频:时政现场说丨聚焦先...(9321)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新闻眼丨再赴河南考察,习近平为何强调这两个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命题。他曾指出,要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 ...(9324)人阅读时间: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