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他如果看得到,应该觉得很欣慰。”在今天(3月12日)上午广东省中山市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仪式现场,孙中山的曾侄孙、今年87岁的孙必胜说,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对未来中国的许多展望和期待如今已经变为现实。
1919年,当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完成他的《建国方略》时,很多人将其目标视为无法实现的遥远梦想,甚至有外国记者认为这完全是“空想”。今天(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回望这一百年,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他生前的许多愿望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实现了。
2024年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活动在梅州西站举行。当天上午,广东梅州至龙川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至此,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又一个设想落地了。
2024年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运营。羊城晚报记者曾育文摄
《建国方略》的要点包括:修建10万英里(16.09344万公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100万英里(160.9344万公里)的公路;建设三峡大坝;修建3个世界级的大海港……
回看百年,公路里程远超“预期”。来自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这一数据已远超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预期”,且还在持续增长。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羊城晚报记者周巍宋金峪曾育文刘畅刘颖颖摄
三峡大坝走进现实。“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在三峡建坝的理想。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成真。
十大海港占据六席。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像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是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的目标。在近年的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十强名单中,中国长期占据超过半数席位。2024年全球前1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占6席,分别是上海港(排第一位)、宁波舟山港(排第三位)、深圳港(排第四位)、青岛港(排第五位)、广州港(排第六位)、天津港(排第八位)。
深圳盐田港。李天军摄
青藏铁路惊艳世界。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关于“火车进西藏”的设想也早已落地。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让世界叹为观止。
“实际上,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巨变远远不止这些,像‘嫦娥’探测月球、‘天和’进驻太空、‘祝融’探测火星、第三艘航母下水等,很多是孙中山先生未曾想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英杰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亦应是孙中山先生所盼望的。”
文|记者 董柳 张德钢
视频|麦宇恒 王绮静 余梓涛
责编:吴瑕
校对:马曼婷
时政微观察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5月19日,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龙门石窟,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窟龛、造像,同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9370)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微调查丨雕刻·时光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千年汤汤的伊河之水与缄默不语的大佛,共同滋养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当我们静下心来,就能听到它们一直在诉说,诉...(9348)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微纪录丨奋进中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纪实
视频:时政微纪录丨奋进中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纪实 黄河奔涌,滋养出沃野千里的河南大地 5月19日到20日 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调研 从智能工厂生产线到文化遗产...(9320)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现场说丨聚焦先进“智”造 “转动”产业链条
2025年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 视频:时政现场说丨聚焦先...(9319)人阅读时间:2025-05-21时政新闻眼丨再赴河南考察,习近平为何强调这两个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命题。他曾指出,要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 ...(9322)人阅读时间: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