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6月14日电 (记者 岳依桐)正值全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文物局指导、四川省文物交流和信息中心出品的《千年蜀刻蔚为大观——四川石窟线上展》14日上线。本次展览运用了数字孪生、三维建模、亿像素超高清图像等技术手段,展现四川重要石窟风采,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活”起来的石窟艺术。
川渝石窟,以其分布之广泛、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雕刻之精美,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据四川省石窟(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四川石窟数量为2134处,冠居全国第一。广元千佛崖、巴中石窟、安岳石窟、乐山大佛等石窟艺术蜚声海内外。

本次展览包括三大篇章:“佛光初绽”聚焦四川规模最大石窟群广元千佛崖、纪念武皇则天的寺庙皇泽寺、国内首屈一指的道教石刻鹤鸣山道教石窟以及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巴中南龛;“盛世华光”则带领公众一探仁寿石窟、邛崃石窟、丹棱石窟、夹江千佛岩、乐山大佛、蒲江石窟的魅力,它们都是传统巴蜀地区石窟艺术的代表;“蜀韵流芳”,则重点介绍了安岳石窟、资中重龙山以及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其中,安岳石窟堪称两宋时期四川规模体系造像的缩影。
本次线上展还针对四川地区现存的大佛进行了专题介绍,让观众直观“触摸”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屏山大佛、资阳大佛、禹迹山大佛等千年前大佛之风留下的宝贵遗产。针对安岳石刻的刻经,展览专门以单独的板块普及了其重要性。此外,针对卧佛这种石刻造型,也延伸推介了全国现有的重要卧佛点位,展览还专门梳理了四川地区的多处“拈花微笑”佛。
据介绍,展览采集的石窟三维数据精确度达到毫米级。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与多光谱成像技术,技术人员还对石窟壁画与雕塑进行全方位拍摄,再结合AI图像处理技术,生成亿像素级超高精度图片。
四川文物交流和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线上石窟展深度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构建“云端+实景”数字化传播模式。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搭建文化桥梁,一方面激发公众对传统艺术的深度认知,凝聚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以“数字引流”带动实地探访,引导观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石窟艺术的震撼力量,进而形成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生态。(完)
「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走進優必選:與尖端機器人零距離互動
本网讯 在結束了對深圳珠寶博物館的參觀後,「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走進了作為中國人形機器人領航企業之一的優必選有限公司(下簡稱「優必選」)。...(9932)人阅读时间:2025-10-3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乘势而上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乘势而上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002)人阅读时间:2025-10-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 ...(10001)人阅读时间:2025-10-30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9099)人阅读时间:2025-10-3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10002)人阅读时间: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