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盛夏的珠江兩岸,江風都帶着暑氣,明媚的陽光透過綠葉灑落在地上,慵懶的貓咪蜷縮在樹蔭下打盹……記者從地鐵棣園站出來,一路往南石頭街道方向前進,目光所及皆是一片歲月靜好的景象。「上世紀90年代調研華南細菌戰的時候,親歷者說看到當時珠江難得一見的『堵船』景象,也看到江面上飄滿了浮屍的慘況,『遇難者超過十萬人』就是見證者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第一次提出的。」華南理工大學退休教授、研究侵華日軍華南細菌戰的資深專家譚元亨指着平靜的珠江向記者訴說當年尋訪見證者的故事,心情卻是很難平靜。
慘無人道 冷粥冷飯內投放細菌
相較於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731部隊,日軍另一支細菌部隊——廣州「波第8604部隊」鮮為人知。這支表面上給日軍做防疫給水工作的波第8604部隊,以中山醫為總部進行活體解剖及鼠疫跳蚤生產、投放等工作;試驗場設在廣州南石頭難民收容所,在提供給難民的特意降溫後食用的冷粥冷飯中投放細菌進行實驗,遇難者屍骸被層層疊疊土埋形成「萬人坑」;近在咫尺的「省立傳染病院」記錄「科研」數據並進行研究。「中山醫總部、南石頭及傳染病院就是侵華日軍實施華南細菌戰的鐵三角。」譚元亨告訴記者,日軍在南石頭施行的細菌戰大屠殺規模最大也最殘忍,根據日本老兵及當年見證者證詞,保守估計粵港遇難人數逾十萬。
1993年,曾參與屠殺的「波第8604部隊」老兵丸山茂因無法忍受良心的折磨,寫下了屠殺的證詞。丸山茂證詞介紹,1941年12月,日軍侵略香港後,大批香港難民被迫返回廣州,日軍為了穩佔廣州,不讓難民進入廣州,於是把他們關在南石頭難民收容所。由於收容所人滿為患,部隊長佐籐俊二口頭命令使用細菌武器屠殺難民。
親歷者:進難民營只為「有口飯吃」
南石頭本地人簫錚,是譚元亨找到的第一名親歷者,年幼時因為家裏窮,聽說難民所裏「有口飯吃」,簫錚的父親就帶着他和弟弟妹妹走了進去。當年簫錚親口告訴譚元亨,從1941年進入難民所到解散離開,前後5年多,中間港九難民進來,住的地方不夠了,只能睡通道。年幼的簫錚還問過父親,說高峰時每天有40~50人死去。這些冤死的難民遺體,有的被拋入了「萬人坑」,有些則被投入了「化骨池」。更加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個埋骨之地,侵華日軍居然採取了「循環作業」的方式運作,將尸體層層疊疊埋起來。
今天的南石頭紙廠小區,一座由民間人士在1995年設立的「粵港難民之墓」,已在此靜默佇立了近三十年。墓碑背面,整面碑牆上密密麻麻刻着細小的字體,每一個字都讓人感覺到觸目驚心:這方圓一公里內,湮沒過數千具無辜者的屍體。他們沒有留下姓名。公元1942年在廣州南石頭的難民收容所,數以千計的香港和廣東難民慘遭侵華日軍秘密殺害,他們死在罪惡的細菌武器下。這個『細菌』的名字叫「波字8604部隊」,這一慘痛的歷史被掩蓋半個世紀之久……
今年2025年5月14日日本公布了名為《南支那防疫給水部波第八六零四部隊留守名簿》的日文檔案,提供預約申請到場查閱。譚元亨表示,該名冊與華南地區留存的日軍細菌戰歷史遺址、遺跡形成了有力呼應,以日方檔案文件的形式印證了此前侵華日軍「波第8604部隊」老兵證詞和倖存受害者口述史料的真實性。他呼籲盡快建設一座華南細菌戰紀念館,以告慰死難者並警示後代子孫。
百日誓师!4.5万名“小海豚”准备好了
8月2日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活动 在深圳举行 其中誓师环节 3名赛会志愿者代表和2名城市志愿者代表 庄严宣誓:“我们准备好了!”...(9005)人阅读时间:2025-08-07(有片)本網記者重返廣州南石頭 數萬粵港難民魂斷難民營
(大公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盛夏的珠江兩岸,江風都帶着暑氣,明媚的陽光透過綠葉灑落在地上,慵懶的貓咪蜷縮在樹蔭下打盹……記者從地鐵棣園站出來,一路往南石...(9898)人阅读时间:2025-08-0517米68!广东运动员打破尘封16年的亚洲纪录
17米68! 沉寂16年的男子三级跳远亚洲纪录 被广东选手吴瑞庭一举刷新! 这一跃不仅改写了历史 更见证了一位老将 在低谷中涅槃重生的传奇 ...(21785)人阅读时间:2025-08-05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 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七月初,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江门开平赤坎镇中股村寻根谒祖的新闻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反响热烈,他...(32356)人阅读时间:2025-08-05川南3市观察—— 三产融合 民族村寨这样干
四川省泸州市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第一书记薛元超(中),在助农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一家方竹加工厂内,工人正在进行竹笋初加工。王磊摄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24361)人阅读时间: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