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尖沙咀一间融合中西元素的餐厅里,主厨吴梦林正专注地调整着“捞起风生水起”的摆盘。油甘鱼刺身上洒落着星星点点的金箔。这道菜承载着广东人“捞得掂捞乜都掂”的新年愿景,也浓缩了她对传统与创新的理解——“用本土食材讲中国故事,用西式技法让世界听懂”。
从深圳到香港:跨界人生的起点
吴梦林的成长轨迹如同她手中的菜品,充满“融合”的底色。她从小在深圳长大,中学时随家人移居香港,成为“新移民”群体中的一员。初到香港时,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曾让她感到局促,但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也悄然为她埋下职业的伏笔。
十年前,她误打误撞进入餐饮行业。彼时的厨房几乎是男性的天下,炉灶边鲜少有女性的身影。从热厨到点心部,她几乎轮遍了所有岗位。“男同事起初觉得我吃不了苦,但后来他们发现,女性对细节的把控反而能提升效率。”她笑着回忆,“当时同事们还打赌我能干多久,有人压两个月,但没想到我已经做了十年。”
然而,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朋友建议下,她曾短暂转行金融行业。“三个月里,我失眠、厌食,像被抽干了灵魂。”这段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注定属于烟火缭绕的厨房。“金融赚钱快,但厨房让我踏实——这里每一道菜都是看得见的付出。”
厨房如战场:女性主厨的破局之道
“厨房像打仗,但打赢的成就感无可替代。”吴梦林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每天9点,她骑着小黄车从深圳的住所出发,穿过飘着桂花香的口岸道路,奔赴香港的餐厅。这种“双城生活”已持续多年,“年轻时觉得奔波是冒险,现在更珍惜路上的思考时间”。
作为少数女性主厨,她坦言曾遭遇质疑。“有人说女性只能做甜品,但我要证明,炉灶边的火候掌控不分性别。”她的管理风格也充满女性特质,这种细腻让团队凝聚力远超同行。
双城记:在深圳与香港之间寻找平衡
吴梦林的生活如同她打造的菜品,始终在“双城”之间寻找平衡。她在深圳租房,享受宽敞的空间与较低的生活成本;在香港工作,汲取国际化的餐饮灵感。“深圳让我放松,香港让我精进。”每天通勤的3小时里,她或在高铁上研究新菜单,或戴着耳机听美食纪录片。“这段时光是我的‘第三空间’。”
这种跨境生活也影响着她的经营理念。餐厅选址尖沙咀,却主打内地食材: 福建的枪鱿鱼、潮汕的青橄榄、四川的藤椒油……“我想增加海外朋友对内地食材的了解。”她常常邀请客人了解每道美味背后的故事,“当人们看到农民如何精心培育一棵菜时,盘中餐便有了温度。”
传统与西餐的碰撞:舌尖上的文化对话
翻开餐厅菜单,仿佛打开一本“中国节庆辞典”:春节的萝卜糕配自制瑶柱XO酱、清明的艾草慕斯、中秋的陈皮红豆月饼……“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用新方式演绎。”吴梦林的创新常让人耳目一新——顺德“捞起”搭配日式刺身和鱼子酱、西式甜品汤圆则配合传统新会陈皮。
这种融合绝非简单混搭。她深入潮汕、顺德等地探寻古法工艺,再将西餐的分子料理、低温慢煮等技术融入其中。“传统萝卜糕用腊味提鲜,但我发现云南野生菌的鲜味更有层次。”去年,她专程赴宁夏考察,将新鲜枸杞融入甜品,其清甜口感让外国食客惊叹:“想去枸杞产地宁夏看看”
对于“中西结合是否不伦不类”的质疑,她态度鲜明:“用叉子吃汤圆不代表丢掉传统,而是让世界理解中国人的团圆情结。”餐厅里,常能看到她向外籍客人讲解“捞起”的吉祥寓意。有顾客留言:“在这里,我不仅尝到了美味,还读懂了‘风生水起’的中国哲学。”
逆流而上:在餐饮寒冬中传递希望
近年香港餐饮业遭遇寒冬,“港人北上”已成主流,但吴梦林却“逆势”而行,在香港创业。她将秘诀归结为“文化根脉与时代嗅觉的结合”。当同行跟风网红菜品时,她深耕传统文化主题,“现代人需要仪式感,但健康与创新同样重要。”
面对未来,她希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有一天,外国食客能通过我的菜说出‘和谐团圆’这个词,就是最大的成功。”
适逢大年初二,吴梦林的餐厅却已结束春节假期,开张营业。她正在最后调整自己的春节菜单:制作鲍鱼野生菌烩饭,鲍鱼的绵密与菌类的香味在舌尖交融。“这道菜叫‘包罗万有’。”她轻轻摆上一片鲍鱼片,“无论走多远,传统永远是我们的味觉乡愁。”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南方+记者 陈彧
脚本:GDToday记者 陈晨
拍摄/剪辑:GDToday记者 许晓鑫
他是“荔枝使”,正在帮你实现“荔枝自由” | 见面
7月18日,电影《长安的荔枝》正式亮相,开始在全国上映;此前,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人们知道了荔枝好吃,但保鲜不易。 荔枝,岭南佳果,向来是广东人的心头爱。 今年,广东荔枝大丰收,品种多样,色香味...(9895)人阅读时间:2025-07-18忠义在胸,风骨长存 ——缅怀叶选宁将军逝世九周年
欧中之声讯(记者 杜国勇 )九年了,时光流转,但那位挺拔刚毅、目光深邃的将军身影,却依然在人们心中清晰如昨。2025年7月10日,是叶选宁将军辞世整整九周年的日子。今天,松柏依旧苍翠,雨丝低垂,亲属与故旧再次齐聚...(17758)人阅读时间:2025-07-10李苦禅雕像在聊城大学落
日前,李苦禅雕像在聊城大学落成。李苦禅是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其作品以雄浑气象与文人意趣交融著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一生秉持画品及人品理念,将民族气节融入笔墨,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范式。同时...(14452)人阅读时间:2025-06-17敲開大灣區|「00後」台青大陸創業,找到電商直播「生財之道」
「人們說『真誠是必殺技』,在直播電商領域同樣如此,只有依靠真誠的態度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做大銷售額。」隨著「6.18」購物狂歡節臨近,商家們開始推出各色營銷活動和主打產品吸引消費者下單,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14486)人阅读时间:2025-06-09传承孔子教育思想 勉力践行教育本真——张謇、汤有祥之教育观解析
孔子是古代教育家。两千多年前,他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张謇是近代教育家。一百年前,他创办师范,打破“师出私塾&r...(9545)人阅读时间:2025-05-18